酒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备受人们喜爱,无酒不成席。古往今来都有一些人嗜酒如命,高兴时喝酒,不高兴时也喝酒。不管古代还是当今酒宴上都有一些规矩,如果不知道,那可能就会得罪人。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时不时的喝点小酒,排解一下情绪,释放一下压力,酒可谓是个好东西。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有哪些名酒?古代酒桌上又有哪些礼仪呢?
古代有哪些名酒
在《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记载了一些先秦时期的酒名,例如“黄流”“清酒”“旨酒”“琼浆”“清酌”“桂酒”“冻饮”“吴醛”“椒浆”等。
我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出现的名酒有汾酒、古井贡酒、五粮液、杜康酒、杏花村酒等;我国唐宋时期起出现的名酒有西风酒、剑南春等;我国元明清时期起出现的名酒有水井坊、茅台酒、泸州老窖等。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侯,总是会给所喝的酒起一个有趣味的雅号或是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是根据酒的味道、功能、颜色、作用、浓淡以及酿造方法而定。
酒的一些别称和雅号在民间流传甚广,常被运用到诗词、小说中,这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酒的别称和雅号有: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
古代的酒礼,后干为敬
我国古人饮酒,就仪礼来说,可以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具体来说,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以表示敬意;接下来要把酒往地上倒出一点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再认真地品尝酒味,啧啧称美,让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这就是“卒爵”,也就是“千杯”,这是古人的礼。
因为古代的酒较为淡薄,干杯并不是难事。可是,古人的干杯与现代人的干杯却不太一样,现代人喝酒时都会说先干为敬,但古人却是后干为敬的。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陪侍尊长喝酒,尊长如果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能把酒喝尽。此外晚辈和长辈一起喝酒时,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
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而宾主之间喝酒时,则要相互跪拜,而且还要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而且,古人在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百寿”的话语,所以敬酒又被称为“为寿”,普通为寿通常以三杯为度。
古时人们饮酒讲究“不过三爵”,也就是在宴席上饮酒时不能超过三杯,如果超过三杯、那么酒量浅的人就会失态。此外,仪礼中的饮酒也有“无算爵”,意思是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必计较喝了多少杯。而且,为了避免酒宴上喝多了闹事,在举行酒宴时通常都会设置监酒的酒吏,专门惩罚那些喝酒闹事的人。
酒宴无礼,结仇恨
汉武帝时魏其侯窦婴宴请武安候田蚡,饮酒半酣时,将军灌夫起条跳舞,他跳完后,就请丞相田蚡给接舞,可是田蚡竟不肯起身跳舞,灌夫觉得很没有面子,就说了许多冒犯的话,主人窦婴在一旁排解致歉,结果这事就算过去了。
后来,田蚡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列侯和宗室都到他家里道贺,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田蚡起身向宾客敬酒,这时宾客都赶紧离开席位,趴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窦婴起身敬酒,这时只有他的那些老朋友避席,其余的人照样在那里坐着,连膝都没有离席。
灌夫看在眼里,心中很不高兴,就离位依次敬酒,敬到田蚡时,田蚡坐着不动,说,不能再饮满杯了。灌夫非常生气,但是却嬉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还是请干杯吧!”田蚡就是不子理会。
灌夫有气没地方发,敬到临汝侯时,临汝侯正跟程不识交头接耳地私语,又不避席,灌夫便趁机破口大骂起来,终于弄得不可开交,被田蚡当场扣押了起来。从此窦、灌和田蚡结下深仇大恨,后来窦、灌终于被田蚡诬陷而死。
从灌夫“使酒骂座”这件事可以看到汉朝人敬酒和席间的礼俗,那就是:酒宴上可以跳舞助兴,一人跳完后,被邀的人必须接着跳;敬酒时,敬人的人和被敬的人都应该离席起立,而且要彼此饮满杯,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傲慢失礼。
酒能成事亦能败事,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商纣夏桀纵酒灭亡,曹操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酒可以说能够为人们生活增添许多乐趣,也能帮我们做许多事,饮酒不当也会害很多人。你喜欢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