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农村“夸张式”的丧葬礼仪将整治,避免铺张浪费,农民都叫好!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对于丧葬是非常重视的。老人去世,小辈们都会给老人举行一个比较隆重的葬礼,在他们心中这就意味着对去世老人的孝心。但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在世的时候,有些儿女也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让老人在晚年生活的很艰辛,所以国家对这种孝道式微的风气进行了严重的批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对这种奇怪的风气进行严整修改,地方为了迎合国家移风易俗的规定,也都纷纷对丧葬进行了整顿管理,制定出了四大政策,农民们看了连声叫好,这种散乱的现象得到了整治。避免再次出现“浮夸式”的丧葬。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是哪四大政策吧。
第一个:鼓励火葬。
火葬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在一些人口比较多的,但是农用地比较少的地方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了。一些贫困的,没有条件进行火葬只能埋葬在土里的地区需要提前向国家报备,通过了审核才能够进行。但是还是很多人会进行土葬的方式,他们占用农田埋葬,导致了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亏损。所以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倡导火葬,在一些地区,积极火葬的人还能得到一定的补贴,这也是对农村乱埋的现象做出的整改。
农村“夸张式”的丧葬礼仪将整治,避免铺张浪费,农民都叫好!
第二个:节俭操办。
上面也说到了,很多农村人在老人去世后会大肆操办,显得有孝心,虽然有面子了不过心却在滴血,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下子就没了。在农村听到吹唢呐的声音,大概就知道又有哪家的老人去世了,而且还得吹上好几天。还有一些人会买非常贵的豪华公墓,这些做法都没有体现出节俭。所以从今往后,国家会重点引导农民们精神观念上的改变。让大家能够正确及时地尽到孝道。
农村“夸张式”的丧葬礼仪将整治,避免铺张浪费,农民都叫好!
第三个:摒弃落后习俗。
很多落后的农村地区,下葬到入土需要七天的时间。时间越长浪费的金钱和人力就越多。所以各个地方也会积极倡导取消这一落后的风俗,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在葬礼上举行的一些跳艳舞、吹唢呐、哭女的习俗统统都要净化掉。
农村“夸张式”的丧葬礼仪将整治,避免铺张浪费,农民都叫好!
第四个:设置公墓。
国家在早期就已经提倡了公墓化管理,在农村专门建造一个公墓,火葬以后将骨灰放入其中,这样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农民们耕种地就得到了改善。上面提到的这四大政策对农民们将会带来很多的益处,需要大家一起积极参与,对于这样的整治,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