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用品网 - 礼仪用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办公谋略 | 商务新闻 | 生活新闻 | 送礼指南 | 谈判礼仪 | 新闻趣事 | 饮食文化 | 职场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趣事 >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T.biz | 商业搜索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信息来源:uoeoo.com   时间: 2021-02-01  浏览次数:6

关于酒礼,有一个很有趣的典故。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传说钟毓和钟会(皆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太傅钟繇之子)幼时,一次,他们都以为父亲睡着了,遂邀约偷喝酒。其实父亲并未熟睡,不过是想窥视他们兄弟二人偷喝酒时的情状。父亲发现,毓喝酒,“拜而后饮”,会则“饮而不拜”。于是各问其缘由。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而会则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可以看出古人饮酒时都讲究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一种仪式;所以,饮酒不能失礼,酒与礼的密不可分。这也构成中国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宴会上的碰杯亦是一种酒礼。

那么在中国几千年的酒史中,饮酒礼仪产生于何时?又有哪些形式呢?

壹、酒礼的起源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些礼节饮酒过量,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因而需要制定饮酒礼节。

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饮酒礼仪,具有很强的政治教化和道德规范目的,主要是维护宗法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工具。尊卑长幼的伦常礼教制度,都贯彻在饮酒行为上,形成中国酒文化的明显特征。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贰、酒礼的表现形式

①祭祀之礼。

古代统治者认为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成了古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天地鬼神、日月山川、列祖列宗,都要享受祭祀。

酒作为美好的东西,是古代祭祀活动的主要祭品,作为向众神表达虔诚心意的一种信物。

《周礼》中,就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②宴饮之礼。

是非常好用古人饮酒极为讲究,就整个社会各阶层、各民族而言,有以下通行的酒人礼数。

主宾之跪拜饮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

晚辈之跪侍饮

。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⑶

饮酒礼仪四步之拜、祭、啐、卒爵。

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穗;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敬酒之:避席、酬、酢、旅酬、行酒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酒令以助兴:违令者、不能应令者,都要罚酒

③婚庆之礼。古代统治者“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喝喜酒,酒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礼记·士昏礼义》记载了周代贵族士大夫阶层举行婚礼的六个程序,这六个程序叫“六礼”。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纳采

(纳采是男方先派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就派人以雁为贺礼,正式向女方求亲,汉代以后纳采要备酒)、

问名

(男方请媒人向女方主人请问女子之名,这时女方家置酒款待)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即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接进门后,要设酒宴一起吃,古代称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演变为“交杯酒”)。

在今天,酒在婚礼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对新郎新娘喜结良缘的祝贺,有对长辈的尊敬和对来宾的欢迎,以及为婚礼增添欢乐的气氛

关于古时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绍兴花雕酒)。至今亦存在。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无酒不成礼,事实上,酒礼是用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的总和,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后世影响也很大,随着社会发展,一些陈旧礼仪被淘汰,也有一些礼节代代相传。

在当代,古代的酒礼成为了一种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而随着现代生活因素的改变,平等与民主的思想影响越来越深,中国酒桌上的礼仪也随之改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现代酒礼文化。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相较古代,我们的饮酒仪式感略有降低,但也有不少经过几千年岁月沉淀的精华。所以,你知道有些从古时发展至今的饮酒礼仪呢?

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饮酒礼仪?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礼仪用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