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最讲究“礼尚往来”,不管是同学老乡,还是同事朋友,经常有人组织个酒场,一起聚一聚。如果要请朋友帮忙,那更不用说,安排一桌,几杯酒下肚,多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许多。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每个城市大大小小的饭店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人们或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或三三两两先后入座,一席人团坐在一起,便组好了一个酒局。伴随着酒光摇曳,人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每一句话、每一次碰杯,都蕴含着许多道理。酒桌上必知的6种礼仪,凑场要注意,做错了白花冤枉钱还不讨好:
01
准时到场
不管是比较陌生的酒场,人们之间都不熟知;还是比较熟悉的同学、朋友、老乡、同事相聚,准时到场是最基本的礼仪,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一般组织酒场的“东道主”,要至少提前30分钟到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被请者则至少提前15分钟到达,预留出足够的寒暄时间。哪怕有十万火急的事,确实无法准时到场,也要提前与组织酒场的朋友委婉地告知转达,并恳请朋友们先进行,别因为自己的原因耽搁了开席,扫了朋友们的兴。处理完了自己的事,要第一时间赶到场,并向朋友们真挚地表达歉意,或者以“自罚三杯”的风趣方式巧妙化解。
02
落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各路英雄好汉齐聚忠义堂排座次。宾客全部到场后,落座也是大有讲究的,现在通行的落座方式为“四陪四宾式”,即4位陪客搭配4位宾客的方式。现在饭店都有比较漂亮的大型壁画,主陪的位子一般正背对壁画,副陪坐在主陪的正对面。我国一直有“尚右”的传统,以右为上,主要也方便为宾客布菜、倒酒。主陪的右手位是主宾、左手位是副宾;副陪的右手位是三宾、左手位是四宾。三陪、四陪与主陪、副陪呈“十”字垂直交叉。
如果去农村吃席,坐的是传统的方桌,又称为“八仙桌”,则与圆桌正好相反。一般主陪坐在背对门口的右手位,主宾坐在正对门口的右手位,又称为“迎门首座”,“主家”来敬酒的时候,迎面看到的便是主宾。传统的“八仙桌”一般只坐七个人,一陪六宾制,主陪的左手位子是空位,方便上菜;也有坐满八个人的时候,一般都是非隆重的酒场,是两陪六宾制。
03
点菜
俗话说:“众口难调”。点菜最考验一个人的情商与智商,会点菜的人搭配合理、营养美味,花费还少。问宾客的时候,不能问“这个菜您吃不吃?”、“那个菜你喜欢吃吗?”,这样会弄得宾客很尴尬。应该问“您有忌口的菜吗?”、“你能吃辣吗?”,是询问宾客忌口什么菜,而不是问宾客喜欢吃什么菜。点菜要优先照顾到主宾、长者、女士、孩子,并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询问。
此外,还要照顾到有特殊饮食传统的“民族习惯”,这也是必须要尊重宾客的,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菜品的个数也是大有讲究的,“点菜点双不点单”,一般按照总人数的1.2-1.3倍进行搭配点成双数。荤素搭配一般为6比4,凉菜占热菜的一半,大荤配大素、大肉配青菜;有女士、孩子在座,要点1-2个甜品菜;有老人在场,要点几个好消化的菜品。
04
斟酒
人们经常用到一个词语——斟酌:斟者,倒酒耳;酌,烫酒也。如果是侍者倒酒,则有礼貌地表示感谢,也彰显个人涵养与品质。如果是主陪或副陪亲自给斟酒,则应端起酒杯,或欠身起立,表示感谢;斟酒时还要考虑全面,要从主宾、副宾、三宾、四宾的顺序,全部斟酒一遍,要面面俱到,而不能厚此薄彼。酒满心诚,一般白酒、啤酒倒酒要倒满,但要满而不溢,方便端起酒杯,但至少要九成满;红葡萄酒要斟三分之一杯;香槟则先倒三分之一杯,待里面的泡沫略微消散后,倒至七成满。
05
敬酒
敬酒是酒桌上最隆重的礼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敬酒时一般站起,上身挺直,右手举杯、左手托着杯底。一般要从主宾开始敬起,再副宾、三宾、四宾等其他宾客;也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敬酒。敬酒时还要切记宾客先饮,敬酒者后饮,绝不能自己比对方喝得少。敬酒可以多人敬一人,最忌一人敬多人。还要注意自己的杯子要比别人的杯子略低一指,如果是领导或长者,杯子持平就可以了。敬酒的说辞要到位,要有感谢、邀请、祝愿等中心意思,不能直接就要求对方饮酒。“你随意,我干了”,这是敬酒最忌讳的一句话,特别是敬长者或领导酒时。宾客待陪客敬完酒之后,也要积极回敬,委婉表达感谢。
06
干杯
敬酒时,如果看到对方杯中酒可以一次干杯时,应主动碰杯,要能听到清脆的悦耳声,碰杯切忌大力碰杯。一般由主陪提议一起干杯,大家要起身直立,右手端酒杯,面带微笑、注视他人,并附带有相应的祝福、邀请、感谢等话语。
酒场上要知道的6种礼仪,酒场多要学会,做错不讨好还白花冤枉钱。各位驰骋酒场的朋友们,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酒桌礼仪呢,欢迎您在下方的留言区积极发言。
如果您喜欢我的美食文章,请“关注”我,会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献给您!欢迎您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