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有礼貌,见面主动问声好,活动时要谦让,不推不挤不打闹,我不小心打扰了你,赶快说声‘对不起’……”1982年,一首《文明礼貌歌》广为传唱。
这首歌如何诞生,又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呢?还得从改革开放说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深入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和天津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修养,为天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980年初,天津市中小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爱学习、守纪律、懂礼貌、讲卫生、关心集体、艰苦朴素”为内容的“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竞赛活动。1981年,全市有2万名少年儿童被评为“新风尚红花少年”,917个中队、班组被评为“新风尚红花集体”。
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竞赛活动,培养了少年儿童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品德。与此同时,一些中学还在学生中开展了以“环境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灵魂美”为主要内容的美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健康的美,做雷锋式心灵高尚的新一代人,使学生精神面貌和校风发生很大变化。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天津经验。1981年10月,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表彰了150个“红花集体”。
此后,发端于天津的新风尚小红花活动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全国各地。
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爱卫会、全国伦理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五讲”“四美”口号一提出,很快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公认的指导原则。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活动相结合,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3月3日,天津市内六区30多万名中小学生,利用团队活动时间走上街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掀起了学雷锋争当好青年活动的第一次高潮。
1982年2月,中央决定在全国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这项措施将“五讲四美”活动制度化,是在群众中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实际步骤,天津市被列为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的重点城市之一。
随后,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把每年的3月2日作为全市的“卫生日”、3月12日作为全市的“植树日”。在第一个全市的“卫生日”到来之际,各界群众120万人走上街头,清理环境卫生,维护交通秩序,宣传文明礼貌,拉开了声势浩大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序幕。3月12日,第一个全市的“植树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提出把义务植树作为“文明礼貌月”的一项重要活动,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一个文明、整洁、美丽的城市。1982年至1984年,全市连续开展声势浩大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上百万青少年走上街头开展“为民服务”活动,15万团员青年参加了整修海河带状公园的义务劳动。
比“颜值”赛“内涵”,满城遍吹文明风。
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为重要内容的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982年底,全市共评出“五好家庭”26100余户、“五好个人”44000多人。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并不断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开展‘文明礼貌月’和学习雷锋活动,从创建文明单位到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风化人,各类创建活动蔚然成风。”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说,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净化社会环境,转变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特点是坚持党委领导和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得到普遍提高,社会环境不断净化,良好文明风尚逐步形成,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提升,为天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