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春节了,走亲访友、朋友聚会什么最让人头疼?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熊孩子”,尤其当熊孩子犯下错误后,家长又拿出“唉,他还是个孩子,你和他计较什么”的理由时,更是让人无言以对。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其实熊孩子之所以“熊”,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先有“熊家长”,后有“熊孩子”。
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抓住机会提前教会孩子春节社交礼仪,千万别让娃做“熊孩子”,本是热热闹闹的春节,却令人徒增反感,一不小心就破坏了亲友之间的感情。
春节社交礼仪一:问候礼仪
有些孩子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当春节遇到一些平时不太常见到的亲戚时,会变得愈发沉默寡言,甚至有的孩子连称呼都说不出口,而过年问候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无论孩子年龄大小,都是应该掌握的。
所以如果孩子确实比较内向的话,我们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提前演练”,提前告诉孩子,对那些平时见面较少的亲戚该如何称呼,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拜年礼仪知识,比如传统的拜年手势要男女有别,男孩作揖时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紧,前后摇动,女孩则为左手成拳,右手包住,并且手腕不必挨紧,只需前后摇动即可。
当然,有时候孩子可能对一些亲戚确实记不太清,我们要及时为孩子解围,告知孩子该如何称呼,否则一旦孩子遭遇窘境,原本就内向的性格会变得更内向。
春节社交礼仪二:行为礼仪
每年春节时,我们都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熊孩子破坏亲戚家手办、摔碎珍贵摆件的新闻,原因就在于熊孩子没有基本的行为礼仪,即便是到了亲戚家,也像在自己家一样肆无忌惮,跑跑跳跳不说,还喜欢乱碰、破坏别人家的物品。
虽然孩子的天性好奇,但类似的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提前告知孩子,去他人家做客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乱动他人物品是不礼貌的,而且不能表现得过于跳脱,跑跑跳跳、大声吵闹都是不应该的。
而对于那些一直在家里无法无天,本就管教比较少的孩子来说,家长尤其要多注意,如果家长没教会孩子基本的行为礼仪,不仅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且孩子长大后,也容易在社会上吃大亏。
春节社交礼仪三:红包礼仪
压岁钱作为孩子们最期待的过年环节,也要保持最基本的“红包礼仪”。
记得前天看到有网友分享,一个不经常走动的远房亲戚来家里拜年,给孩子发了一个红包,结果孩子想都没想当面就把红包拆开了,看到里面只有200元后,马上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大声说道:“怎么才200块钱呀?我姑姑包的红包有500呢!”
一时间场面尴尬至极,最后亲戚话也没说几句,呆了几分钟就离开了。
与西方要当面拆开礼物的习惯不同,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不礼貌的,而孩子往往好奇心比较强,又童言无忌,一旦发生上面这样的情况,再好的亲戚也难免心有芥蒂。
所以我们应该提前教会孩子基本的“红包礼仪”,当收到长辈给的红包时,首先要双手接过,并且面带微笑,礼貌地说声“谢谢”。
其次红包拿到手以后,不能随手一扔,也不能当面打开,更不能大声地说出红包金额,随意地与收到的其他红包比较,最好先放在自己的口袋中,或者是放到家长口袋里。
春节社交礼仪四:用餐礼仪
小小的餐桌上,最能体现一个孩子家教的好坏。
春节聚餐时,我们还应该教会孩子基本的用餐礼仪,至少做到以下4点:
1.等大家全部入席,且长辈举起筷子之后,才可以开动;
2.吃饭时不能大呼小叫;
3.拿筷子动作要尽量标准,不能用筷子敲打盘碗;
4.不能因为爱吃某一道菜而端到自己面前,要懂得分享。
春节时大家聚到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本来是很开心的事情,如果因为熊孩子闹得大家兴致全无,很容易在亲朋好友心中留下坏印象,以上这些基本的用餐礼仪,我们一定要提前让孩子有所了解。
老苗结语:
春节将至,不仅是成年人社交活动最频繁的时刻,也是孩子基础礼仪的“年终大考”,为了让孩子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多注意,千万别让娃成为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今日话题:你觉得孩子还应该学会哪些春节礼仪?